在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儿童 ——张家港市2024年度小学段“课题进课堂”教科研训活动
为有效提升课题研究质量,扎实推进课题研究过程,着力探索科教融合的更优路径,致力学理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整体内塑校本科研、区域科研的研究品质,12月19日下午,张家港市2024年度小学段“课题进课堂”教科研训活动在白鹿小学举行。本期活动由白鹿小学和万红小学联合承办。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冒继承、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书记钱爱萍、小学段教科研训员郑艳、小学段学校教科主任和教科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
课例观摩
探寻在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实践进路
课例研究,是“课题进课堂”的关键所在。以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实践的思维、行动推进课题研究,两者互为观照、互为印证,致力于在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中,探寻发展儿童的实践进路,促使课题研究与课堂实践相得益彰。本期活动两所承办校分别依托承担的省市规划课题、专项课题,推出了6节课例,涉及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
▲ 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 执教:黄怡(白鹿小学)
▲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 执教:吴旻(白鹿小学)
▲ 五年级美术《冬天的节气》 执教:沈钰(白鹿小学)
▲ 四年级体育《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及体能练习》 执教:张志辉(万红小学)
▲ 五年级英语《5A Project1 an animal school》 执教:赵雅香(万红小学)
▲ 三年级语文《读不完的大书》 执教:张朝霞(万红小学)
课题汇报
明晰在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学理脉络
在“课题进课堂”的整体运行框架中,课题研究无疑承担着提供学理支撑、指导课堂实践的功能,借助“研究先行”的科学理念,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导引方向、明晰理路、调整策略,助力课堂实践进一步得以优化,得以丰富,致力于在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中,明晰发展儿童的学理脉络。承办校围绕研究课题,结合校本科研特色工作,作了阶段性汇报。
白鹿小学校长李骏作了专题汇报《跨学科视域下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阐明了高质量学习活动中,在唤醒儿童、发展儿童这一历程中,教师作为人才资源、专业主力的时代性、现实性、重要性,系统呈现了学校跨学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施内涵、操作路径、未来展望。
万红小学副校长牛小永作了专题汇报《小学美育高质量学习活动表征及实施策略研究》。概述了学校基于美育课题研究,借助“1+3+N”的校本科研机制,依托对优质课题群的培育、打造,整体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学习活动,为儿童的发展奠基石、铺路径。
专家引渡
体悟在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儿童的价值意涵
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冒继承作了专题讲座《基于汉字文化的语文跨学科学习例谈》。讲座立意高远、旁征博引、内容详实。启示教师们在新时代教育教改背景下,要以文化育人为导向,积极承续传统汉学的优秀文化,适切借助跨学科方式,将汉字文化做广、做深、做厚、做透,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转型,推动师生在跨学科领域综合学习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课题映照课堂,课堂印证课题。科研为教师专业赋能,教研为课堂实践提质。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训部门多年持续深耕的“课题进课堂”主题系列活动,促使课题研究转型为现场研究,课堂研究提升为科学研究,在整体锤炼教师专业功力,深化校本科研内涵,彰显校本教研品性,贯通科教融合之道方面,发挥了切实而积极的作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