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语||指向唤醒的儿童哲学(二十三)

唤醒,是教育的本质要义。教育是“培育他体而得以成长”,是“点燃火焰”,是唤醒人内心本源产生一种自发构建人格的驱动力,是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改造和自我升华的生命历程。
白鹿小学指向唤醒的儿童哲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尊重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寻找与开掘支持儿童成长力量,从而唤醒儿童内在的生长力,促进儿童身心、人格、智能的和谐发展,培养纯洁灵动、自信智慧的白鹿儿童。
青年教师们,在唤醒教育的道路上且行且思,且悟且进,保持教育的本色,努力寻找心中最美的彼岸花。来,一起听他们说……

在小语的课堂实践中
唤醒儿童哲学
收到夏老师的约稿函后有些惶恐,因为不甚理解“儿童哲学”这样专业的词汇的内涵,也就不敢随意发挥,所以努力阅读完了夏老师友情提供地儿童哲学研究参考资料包。
李普曼提倡儿童哲学教育把哲学引进儿童课堂中,强调的哲学内容是与儿童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内容呈现给学生。
小学语文教材中囊括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包含着一些富有哲学性的文章,这些文章语言简洁,蕴含深厚道理又可反映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以课文内容为载体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唤醒儿童的儿童哲学思想。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将相和》的阅读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引起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先提出“通过对文章的解读,你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到廉颇的态度转变呢?廉颇为什么会转变自己的态度呢?”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细节进行解读。随后,再向学生提出“你在生活中做错过事吗?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呢?”使得学生主动地将目光从课上迁移到生活中,思索自己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倾听了学生的人生经历后,再向学生提出“如果你在之后的生活中再做错事?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呢?文章中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呢?”的问题,使得学生可以从廉颇身上学习“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发表自己对于知错就改这一哲理的认识效果。就这样,从阅读教学过渡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过渡到文章内容,让学生将学习到的人生哲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在阅读感悟中实现人生哲理地感悟与唤醒。
儿童哲学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发展学生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对儿童的哲学教育,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提供发展之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情感的表达,还应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思考与推理,培养孩子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们对于事情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独特的看法,不因为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否定。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奇思妙想、思维活跃,我们要好好保护和鼓励小学生们的这些想法,不要扼杀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学生所说的并不是全都错误,我们要细心、善于发现学生独特的观点,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因为我们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学生愿意思考,发散自己的思维,敢想敢说。
儿童哲学的教育需要以智慧培育智慧,以心灵启迪心灵,需要教育者怀有宽容的精神,欣赏儿童而非教育儿童。在儿童哲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哲学知识和较强的哲学思维,还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更为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儿童、倾听儿童。教师作为宽容者,要为儿童的成长构建自由宽松的环境,保持态度、语言、观点和时间宽容,与儿童共建柔性规范,维护儿童善于探问的自发性,并支持儿童以内在潜能来探索意义。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他们开放的时间不同。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他们知道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要顺应其生长规律。我们要践行教育的“慢功夫”,怀揣理想,放慢脚步,放长眼光,修炼一种温文尔雅的性情,养成一副坦然平和的心态去等待,等待生命的成长,等待智慧的萌发,等待心灵的转向……

朱秋瑜,中共党员,张家港市教学能手,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从教以来,一直奋斗在语文教育的第一线,用心经营着教育,用爱温暖童心,引领孩子沐浴阳光,引导孩子浸润书香。秉持“让孩子们轻松快乐地学习,健康阳光地成长”的理念,用发现、欣赏、包容的心去推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