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校园动态> 详细内容

儿童哲学·童化育人——白鹿小学青年教师成长营阅读分享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14 18:15:43 浏览次数: 【字体:

唤醒,是教育的本质要义。教育是“培育他体而得以成长”,是“点燃火焰”,是唤醒人内心本源产生一种自发构建人格的驱动力,是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改造和自我升华的生命历程。

白鹿小学指向唤醒的儿童哲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尊重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寻找与开掘支持儿童成长力量,从而唤醒儿童内在的生长力,促进儿童身心、人格、智能的和谐发展,培养纯洁灵动、自信智慧的白鹿儿童。

青年教师们,在唤醒教育的道路上且行且思,且悟且进,保持教育的本色,努力寻找心中最美的彼岸花。来,一起听他们说……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更是拨开前途迷雾、照亮心灵成长的引路人。

“每个人都是一轮明月,有着自己的阴晴圆缺,更何况是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做有温度的引路人。做有温度的引路人,就是带着爱心走向学生,带着童心融入学生,带着感恩之心感化学生,带着一颗火热心激发学生,带着一颗仁慈心尊重学生,将闪耀着人性之光的真善美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间。

小乐是一个“问题男孩”,年级间关于他的“英雄事迹”不在少数,比如和同学玩闹时弄掉了别人的牙齿,或是逃课去厕所玩闹等等。还没见面,我对小乐的初印象就差到极点,甚至已经在脑海里构思了许多用来应对他的“妙招”。不久,忐忑不安的我和大名鼎鼎的他终于在班级有了正式的会面。小乐是一个胖乎乎的男孩,红彤彤的脸蛋配上两个深深的酒窝,是那么讨喜、那么可爱。教室里的孩子们在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假期里的趣事,他坐在座位上,安静地听着。只见他嘴角洋溢着笑容,下一秒爽朗的笑声便传至教室的每个角落。这样可爱的脸庞,配上极富感染力的笑声,我的警惕与不安在一瞬间消失了。

经过短短一年的相处,我对他也愈发了解。其实小乐是个充满爱心的人,会主动地关心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小乐是一个充满责任心的人,每次大家去操场上体育课,他总记得关好教室里的每一盏灯;他还是一个诚实的人,从不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试着用我们一双充满关爱的眼睛,去智慧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做一个有温度的引路人。

(分享老师:时家敏)


唤醒教育让学生拥有无限潜能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绝⾮单纯的⽂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种⼈格⼼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所在。作为教育⼯作者,仅仅知道教育“是什么”⽽不知“如何教”,则不能成为⼀个完全称职的教育⼯作者。教育的本质就是在教育要求制约下由施教者和受教者相互制约⽽形成的联系,这乃教育的“是什么”;教育要⾼质量地实现其⽬标则必须通过“唤醒”这样的⽅式。这乃教育的“如何教”。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的张同学。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上课从不发言,注意力不够集中,写字速度过慢,潦草,基础过薄弱,并且曾经一度不来上课,想帮妈妈卖鸡蛋饼。她的父母都是农民工,生活困难,不常交流。唯一的交流就是问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长期这样,她也产生了逆反心理。总之,这是一个缺少关怀与沟通的家庭。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但耐心程度不够。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便大声训斥,致使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落后。

为此我想了一些办法。尝试努力抓住她的闪光点,及时鼓舞。作为语文老师,我发现她的作文写得还不赖,便鼓舞她多写多发表。开始她还是习惯性地推托,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她终于答应了。经过我的细心指导,她的作文《我的爷爷》被刊登在杂志上。那一刻她真正找回了自信,拥有了奋斗的目标,重新燃起了学习的兴趣。另外,我总是有意让她参与集体比赛,让她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她的自信心。我与她的家长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李同学作品被刊登的时机,我主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说服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指导家长辅导的方法。

直至如今,李同学早已不是昨日的她,她的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彻底打消了辍学的念头。家长反映她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有一定的自觉性,对父母不再逆反。更难得的是还经常温习知识。在课堂上也能经常听到她的见解,进步显而易见。 

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被唤醒了?没有千般慈爱心,哪来万般深情唤?

(分享老师:黄敏)


做有温度的唤醒者

李政道在《教育常识》这本书里说:“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从中我明白了教育所应做和所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潜藏于灵魂中的能力。这和哲学家雅尔贝斯关于教育本质的阐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本质相同。由此可知,教育不仅在传业授道,更在于用爱去唤醒、启迪学生。我们应该唤醒孩子心灵深处的内在力量,让孩子从蒙昧中醒来,而不是一味地训练他们,无限度地增加他们的负担。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学生的头脑不应该是一个填满的容器,老师应该蹲下身来听听学生声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低年级的小朋友热爱表现、积极思考,一遇到自己感到困惑或兴奋的事就容易大喊大叫,班上的同学顿时七嘴八舌起来。面对突如其来的课堂问题,我选择是听听学生的声音,而不是立即批评和压制。有人会问,处理这种小问题重要吗?我认为学生的事情很重要,只有知道学生问题背后的真正动机,才能解决学生的需求,而且在处理的过程中,全班同学也在跟着思考,也在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小事也是教育,这才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懂得如何思考,如何控制自己,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等等,需要在一个个教育活动中来锻炼起来,而学生在课堂上这种突发事件也会慢慢减少。往后孩子们遇到问题,他们会选择举手,我也会留意他们,帮助他们,课下表扬他们的进步,并且教他们判断哪些问题课堂解决,哪些问题课下解决,一步步引导他致情绪的主人。有的孩子还会经常来办公室说主动帮助我做点事,看见他们的笑容,我的心也温暖起来。

没有理解,就没有唤醒,也就没有教育。用柔软的眼睛看待孩子,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找出任何一种和他深层对话的可能,那么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孩子,正在开始学会微笑,他们那潜藏在内心的热情,也将会大大地发光,大大地发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

(分享老师:崔倩阁)


唤醒学生的心灵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本身放在首位。”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巨人,只是有的沉睡,有的半睡半醒。而教育就是一门艺术,它要做的就是 “唤醒”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化知识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掌握学习的方法,促进终身学习的发生。

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心灵,就成了重中之重。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社团活动,增长学生自信,“唤醒"学生的梦想;通过爱的教育,“唤醒”学生的心灵;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唤醒”学生的美德;通过活动课程,“唤醒”学生奋斗的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最先需要唤醒的是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育者应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教育者还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其次,教育需要唤醒的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失败和错误。教育者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成长记录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能力等方面,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最后,教育需要唤醒的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不仅需要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还需要注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总之,教育就是唤醒,它需要唤醒学生的兴趣、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同时,教育者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分享老师:周卓)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