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童化育人——白鹿小学青年教师成长营阅读分享活动
唤醒,是教育的本质要义。教育是“培育他体而得以成长”,是“点燃火焰”,是唤醒人内心本源产生一种自发构建人格的驱动力,是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改造和自我升华的生命历程。
白鹿小学指向唤醒的儿童哲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尊重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寻找与开掘支持儿童成长力量,从而唤醒儿童内在的生长力,促进儿童身心、人格、智能的和谐发展,培养纯洁灵动、自信智慧的白鹿儿童。
青年教师们,在唤醒教育的道路上且行且思,且悟且进,保持教育的本色,努力寻找心中最美的彼岸花。来,一起听他们说……

点亮儿童的灵魂

柏拉图说,当人们开始好奇时,哲学就开始了。有人说,小孩子就是天生的哲学家。所以当儿童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时哲学就开始了。人只有好奇才去了解这个世界,才知道世界是怎样的,才能在这个世界上面生活,生存。
儿童哲学是将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引入到儿童教育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它能够帮助和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和讨论基本问题,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帮助孩子理解世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儿童哲学不是教给孩子什么,而是教给孩子思考什么。我们不是要教给他们知识,我们是要把目光转向他们好奇什么?有什么疑问?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儿童哲学不是一种至上而下的哲学理论的教授,而是一个自下而上伴随儿童成长的支持和引导。引导儿童过一种善于反思的生活,让儿童的潜能成为未来公民素养的源泉。儿童哲学,强调的是儿童本身,关注儿童本身的存在方式,并基于儿童自发的学习方式进行恰当的教学。
作为一位教师,我认为我的使命就是去点亮儿童的灵魂。通过保护儿童最原始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儿童平等对话,共同探索未知,从而激活儿童思维,让他们学会判断,变得更加智慧。
(分享老师:夏明玉)
以理论为基石,用实践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有效教学探索》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书中针对科学课堂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了一些建设性解决方案,对于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尝试使用书中的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思考,逐步改善,逐步提高课堂效率。
本书指出科学课堂存在浮于表面,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探究深度不够的问题,所以“问题——活动化”是问题教学与活动教学的改进与融合。以解决核心问题引领学生开展有结构的科学活动,根据核心问题设置问题链,再设置对应活动链等。
核心问题、课堂活动的设计一直以来是科学教学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备课时我们应该在问题设置和有效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目标,让所有的活动服务于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能设计一个拓展活动正好是考察本节课知识点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那对于这节课的巩固无疑是最有效的。在本学期的课堂中,我将重点对这方面进行探索,使科学课更有趣,更吸引学生,更具有实效性。
(分享老师:于晓英)
基于儿童立场教学

儿童的好奇与发问是古往今来为人熟悉的童年现象,也是童年哲学家或是不少成人热衷于称道儿童为哲学家的原因,如同加雷斯·B·马修斯所言:“儿童带着天真无意中闯入了哲学王国”。
儿童哲学教育的创始人李普曼曾说:“当儿童开始问为什么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哲学思考了。”《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的科学教学》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实用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当中,一些实验现象是学生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教师如果单纯地按照教材进行复述,学生也会由于年龄的限制无法实现真正地理解。而小学科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就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相应科学现象,产生更加清晰的学习思路。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更利于孩子们对哲学的深度思考。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即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等。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这个观点融入到我的教学中。例如,在学习重力时,我会引入一些趣味性的科学游戏,观察不同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也让我不断意识到科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分享老师:朱颖秋)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