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长江之畔的人文明珠,岁月沉淀的故乡情——白鹿小学 五(2)班家长进课堂活动
2025 年 5 月 29 日,一场关于家乡记忆与地域文化的深度分享会在张家港白鹿小学五(2)班温情启幕。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张家港市文化推荐官周成新,以《我家住在长江边》为主题,带我们走进这座长江之畔的魅力之城 —— 张家港,解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人文风情。
周成新以散文《故乡的炊烟》为切入点,将记忆中故乡的晨昏与烟火娓娓道来:清晨,炊烟是唤醒村庄的号角,少年推窗嘱父母热面的细节,勾勒出温馨的乡村日常;正午,袅袅炊烟是归家的指引,饭菜香里藏着对温饱的满足与对生活的热望;傍晚,炊烟是疲惫的归宿,一家人围桌而食的场景,成为游子心中永不褪色的温暖画面。文中 “炊烟是一根绳子,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的比喻,将抽象的乡愁具象为可触可感的意象。
随后周老师从河名、市名到港口名,张家港的诞生与演变交织着自然馈赠与人文创造:明代张氏族人拓浚河道,清代正式命名 “张家港”,一条河见证了家族的奋斗与地域的发展;1957 年设沙洲县,1986 年撤县建市,“张家港” 之名从河流走向城市,承载着时代的变迁;从 6 级内河航道到年吞吐量超 4000 万吨的国际港口,张家港港书写了从 “水网洼地” 到 “开放前沿” 的逆袭篇章。
周老师还提到张家港的魅力,在于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共生:梁丰生态园、暨阳湖生态园等绿地星罗棋布,“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 见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东山村遗址(8000 年历史)、黄泗浦遗址(鉴真东渡启航地)等考古发现,勾勒出长江下游的文明轮廓;永庆寺、恬庄古镇、河阳山歌等非遗瑰宝,延续着吴地文化的风雅;金村党支部、双山渡江战役纪念碑等遗迹,诉说着革命年代的热血与担当;:沙钢、永钢等龙头企业引领经济腾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 的张家港精神,成为城市发展的内核动力。
分享会的最后,周成新提出 “家乡的启示”,呼吁孩子们:
珍视当下:从宜居环境、生态美食中感受家乡的馈赠;
文化自觉:通过阅读、参访、写作,挖掘家乡的历史之美、人文之美;
践行担当:以志愿服务、文化宣讲等方式,成为家乡故事的传播者与建设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