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生活化,打造思维型课堂———白鹿小学“一鹿有你”科学学科共同体师徒结对研讨活动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为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2023年11月29日,白鹿小学“一鹿有你”科学学科共同体开展以“聚焦科学生活化,打造思维型课堂”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白鹿小学的高靖老师和于晓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节精彩的科学研讨课。
高靖老师执教的是《身体的“总指挥”》一课。高老师以学生在校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引出了本节课探究的主题——脑。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制作简易脑模型,用生活常见的物品来类比大脑的结构等,让学生对脑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在记忆游戏中,学生感受到脑对于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性,总结并说出了保护脑的方法。整节课学生在有序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对人体的“暗箱”——脑的探索学习。本节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于晓英老师执教的《电和磁》一课,从经典的奥斯特实验入手,适度还原、拓展科学史,课程设计中注重证据收集和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究活动,观察电和磁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从开始是无目的的让学生观察,然后是有目的的让学生在通电情况下将直导线去靠近指南针观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细心发现,寻找证据,验证电流产生磁性的伟大发现。整个过程学生亲历其中,像奥斯特一样探究,让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并认同,从而达到思维进阶的教学效果。
我校周晔老师、云盘小学惠花副校长、江帆小学李碧娇副校长三位导师对这两节课做了点评和总结。师傅们从思维课堂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构建过程这几方面展开,同时紧密围绕这两节课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思维课堂和提升科学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科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教师必须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教师可以从“兴趣”、“问题”、“实践”、“观察”、“探究”等方面来优化课堂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可以紧紧围绕着思维启迪、思维激发、思维发展这三个关键点,凸显出“问题”、“实践”、“探究”的抓手作用。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课后,老师们积极地参与到研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所学所思所获。
大脑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人人都有大脑,可大脑在我们头颅内,看不见,摸不着,神经系统的工作流程比较抽象,如何让抽象的过程在学生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高老师作了合理的扩充。一方面通过阅读资料后制作脑模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脑结构的认识,老师也可以更直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实物、报纸的揉折等,运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对脑的模样的认识更加立体,帮助学生能建立一个立体的较深入的”脑“的概念。在体验大脑作用环节,高老师对记忆游戏进行了调整,更具有了趣味性,但感觉此环节可以再多几次体验,在学生的交流分享中找到一些记忆方法,发现大脑的记忆能力是可以训练了,渗透科学用脑的观念。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后回归于生活。最后高老师让学生从用脑的角度分析自己熟悉的课程表,不仅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脑科学知识回归生活,更好地指导生活。
————白鹿小学 夏明玉
高老师以学校里有趣的活动视频导入,引出“脑是身体的指挥”,第一个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根据书本接受和已有认知拼出简易脑模型,让学生知道脑中各部分的位置,材料准备非常细心。第二个活动又提供了详细的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资料卡片制作的非常漂亮。第三个活动中用两个大比拼考验学生的记忆力,比较有趣。最后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分析如何科学用脑。整堂课逻辑清晰,实验时要求明确,语言清晰、表述清楚,非常值得我学习。
————云盘小学 张吉
听了高靖老师的《身体的“总指挥”》,我注意到高老师明确有效的语言值得我去认真揣摩与学习。结合自己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抛出了一个问题之后,还需要反复补充描述,有的问题甚至感觉十分无效。而高老师的课堂,语言的明确性目的性都能让学生听一遍就可以给出反应或者回答,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另外,高老师用旧报纸,豆腐块等,借助其他的物体让同学体验感受到人脑的一些特征,设计巧妙,我也准备沿用。第一次参加师徒结对的活动,不管是高老师的《身体的“总指挥”》还是于老师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环节丰富与充满了科学思维的《电和磁》都让我从课堂上学习到了很多,评课环节从周老师,惠老师和李老师的讲评中,我更收获了如何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完善课堂环节,这次师徒结对之旅,收获满满!
————云盘小学 陈美君
于老师的《电和磁》以重现奥斯特经典实验为主线,整个课堂逻辑主线准确而明晰,学生的思维活跃而严谨。“奥斯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激动得从讲台上差点地跌下来。”通过先试错、再规范操作发现磁针偏转,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磁针会偏转,引导学生推测是电产生了磁。接着在顺着奥斯特钻研的精神不断地去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开展研究。“这个现象比较微弱,如果你是奥斯特,你会怎么进一步研究?”“如何让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爱动脑筋奥斯特不满足于此,如何让磁针偏转现象再明显些?”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新知,而且能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思考。
————白鹿小学 吴锡娇
《电和磁》一课于老师从点亮小灯泡开始,进一步说出了著名科学家奥斯特的惊人发现。于老师带着孩子们先思考,猜一猜奥斯特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再动手实践,模拟奥斯特发现的过程,通过反复的试错反复的实验观察到了电转化磁的现象。后面提出有什么办法能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让学生继续思考讨论,孩子们想到了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增加电流,同时让不同的组来做不同的尝试,丰富了本节课的内容。最后又通过一节旧电池,让我们的研究回归生活,培养了孩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江帆小学 杨群
于老师基于HPS教育理念,以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史为教学情境动线,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继而引导学生如何让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聚焦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进而引出如何使磁针偏转角度更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大电流,如何增大电流,加电池,短路,绕线圈,还有改变导线长短等,通过用偏转模型不断对比偏转角度的大小,从而将抽象的磁场转化为可视的偏转角度的大小,进而巩固“电生磁”的概念。真真关注到了学生科学思维的提升,值得学习!
————云盘小学 王洁
听完于晓英老师的《电和磁》这一课,我收获颇深。于老师首先从奥斯特发现了什么,带领学生们发现科学家的发现,重温科学家的脚步。随后通过观看视频,让没有发现现象的学生们,规范操作,发现现象。接通电路,指南针偏转,断开电路,指针恢复。是什么力量让指南针发生偏转呢?于老师的语言、教态各个方面都值得我去学习。同时,在设置分组实验的过程中,让每个组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研究,拓展研究范围等。整节课课堂氛围融洽、学生们认真研究,值得我们学习。
————云盘小学 穆癸材
本次参加师徒结对活动,听了于晓英老师执教的《电和磁》,深受启发,于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擅长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了自己的创意,用粗导线,多股导线以及增加电池的方式增加电流的强度,这是让我没想到的,同时课程难度也增加了,但是于老师还是从容应对,帮助学生完成了实验。整节课,我认为上得非常好,当然在验证铜导线对指南针的影响时,可以将指南针放在密闭容器内,避免风的影响。于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希望我们都能一起进步。
————云盘小学 董卡
《电和磁》是典型的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科学课,于老师在本课设计中,让学生自由探索,引导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从自由探索开始,让学生大胆尝试,细心发现,成功重现了“奥斯特”实验。并且,让学生在探索中着重体验科学家大胆尝试、仔细观察、严谨求证、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实验材料方面,于老师也做了创新,将粗细不同的导线、长短不同的导线都引入了增大电流的尝试中,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意识到利用不同的材料,实验的效果也是大有不同。于老师的教学中重视证据的收集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循环递进,整个过程让学生亲历其中,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并认同,从而达到建构概念、思维进阶的教学效果。
————白鹿小学 杨洁
于老师执教的《电和磁》这节课,围绕“奥斯特的电磁实验研究”这一主线展开,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史,更能从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先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通过实验寻找证据,最终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究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连接电路出发,结合奥斯特的故事,引导学生从探索简单电路对指南针的影响着手,通过展示铁钉能使放大的指南针发生偏转,发现他们都是通过磁使指南针发生了偏转,通过于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思考如何使指针偏转更明显?学生想到了一系列的方法,在于老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成了几组,让学生能够测试提出的所有不同因素对指南针偏转的影响,将课堂交给学生,值得我借鉴和学习。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以及对于安全的考量,最终得出用通电线圈能使指南针偏转的最为明显。最后通过奥斯特研究电和磁之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最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电池检测器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白鹿小学 宋怡霖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只有潜心钻研教学、用心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充满魅力。相信通过本次活动,科学教师们加深了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思考,收获满满。相信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一定能够学有所用,深耕课堂,博采众长,不断成长。
用户登录